1月21日
人民日报聚焦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情况
点赞昆山人大工作


全文如下
↓↓↓
近日,购置昆山江南平安里小区房产的业主们与物业签署了一份新修订的《昆山市前期物业服务协议》,这也是自《民法典》施行以来,昆山首批业主签署的物业服务协议。
该协议依据《民法典》相关条款,更新细化了物业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对于物业服务企业执行政府依法实施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应当依法予以配合”“房屋使用人不得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并防止建筑物上物品坠落”等。
“新修订的协议将小区内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更直观地量化约定,对物业企业和居民有一定的威慑作用。不仅能促进物业服务企业更好地履职尽职,还能促使居民养成自觉自律的行为。”昆山乐成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段爱群表示。
△昆山江南平安里小区业主与开发企业签订《昆山市前期物业协议(试行)》
△2020年12月31日,昆山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工作办公室联合市住建局召开《昆山市前期物业服务协议》内容调整座谈会
据介绍,昆山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工作办公室人员在走访调研中发现,社区群众对装修破坏房屋结构、电瓶车进楼充电、高空坠物管理等涉及公共安全问题反映较多。
群众有所呼,立法有所应。昆山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工作办公室、昆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组织咨询论证会“集体会诊”,邀请相关部门和单位代表参加,会议达成共识:从防疫、防火、防污染、防高空坠物等方面,对原《昆山市前期物业协议》新增12条内容。
“这些增加条款既把相关部门的主要管理措施进行了归纳概括,又具体明确了物业企业和业主的权利责任,通过合同的约定和执行进一步落实《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回应社区群众的普遍关切,有效维护了社区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昆山市人大常委会立法联系点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光明日报02版要闻点赞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
涉及片段如下
↓↓↓
对立法工作来说,既需要充分贯彻群众路线,体现民主性,也需要专业的智力支持,体现科学性。
地处上海、苏州之间的江苏省昆山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2020年7月被确定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后,昆山接到了一项重任:开展我国第一部流域法律长江保护法草案的意见征询。
一个立法联系工作网络适时发挥了作用。昆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月林介绍,联系点依托全市区镇“人大代表之家”、律师事务所、总商会、台协会、高等院校等设立了18个立法信息联络站,依托全市1593个社会治理网格设立了立法信息采集点,两个阵地织成一张联系网;立法联系协作单位、立法联系宣讲团和立法联系顾问单位又组成了一个智囊团,实现立法建议广泛性和专业性的结合。
△2020年10月20日,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办公室会同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召开长江保护法(草案)征求意见企业座谈会
汇聚民智,精研细作。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组织和利用全市智力资源,同步开展专题课题调研。上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的《关于长江保护法草案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扎实呈现了昆山地区水资源的基本情况、标准执行情况和污染治理现状,深挖水生态修复困境和地方有益探索,并分类梳理了基层企业群众、执法部门、法务工作者三方面的意见建议。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对长江保护法草案的67条修改意见,10条被采纳。
新闻多一点
怎样为国家立法工作
提供有价值、接地气的立法建议?
怎样建设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昆山“窗口”?
昆山的答案是
↓↓↓
根据昆山实际
形成昆山特色、打造昆山品牌
先做好“小学生”
再努力争当
全国基层立法联系点的“优等生”
昆山基层立法联系点授牌以来,昆山成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六个有”思路(有机构、有人员、有阵地、有网络、有制度、有保障),系统推进建设,扎实做好工作,依托区镇人大代表之家和台协会、律所设立首批18个联络站,在全市1593个综治网格设立信息采集点,并完成国旗法等7部法律草案的意见征询,多条建议被采纳。